近日,《海口市2017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》發布,內容顯示,2017年海口國有建設用地供應量控制在2074.38公頃(合31115.7畝)以內。其中擬供應住宅用地572.95公頃(8594.25畝),占供應總量的27.62%,各類棚改用地269.77公頃,占住宅用地供應量的47.08%。
在2017年度海口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中,占比*多的是交通運輸用地,為27.93%,面積579.4公頃(8691畝);住宅用地次之,占27.62%;商服用地占比8.03%,面積166.5公頃(2497.5畝);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300.84公頃,占14.5%;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96.32公頃,占19.11%;工礦倉儲用地44.38公頃,占2.14%。
根據公開的部分土地情況,商業和住宅用地主要集中在桂林洋、椰海大道北側、白駒大道北側、西海岸南片區、金沙灣片區等。其中,桂林洋海邊文化旅游城項目商住綜合體計劃供地168.2公頃,基本可以確定是萬達城用地;金沙灣片區的6宗地塊已被雅居樂拍得,首進海口;西海岸南片區5宗地塊已被華僑城拍得,首進海口。我們*關注的,其實是那269.77公頃的棚改用地,具體會在哪兒?又會是什么房企拍走?
根據2011-2017年各年份海口住宅用地的供應計劃來看,2017年海口計劃供應的住宅用地面積*高,比2013-2016年4年的計劃供應總量376.46公頃還要高,是過去5年計劃供應總量581.46公頃的99%,僅差距8.51公頃。
我們來算一筆賬,如果按照2.0的平均容積率來算,那么572.95公頃的住宅土地面積,預計能建1145.9萬平方米的房子。
而根據海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-2016年的公開數據,三年的房屋銷售面積分別是337.11萬平米、373.3萬平米、432.65萬平米,合計1143.06萬平米。
也就是說,2017年海口市住宅用地供應量,如果按照容積率為2.0來說,能建1145.9萬平米的房屋,這相當于過去三年(36個月)海口房屋銷售面積的總量。
如此海量的土地供應,還怕沒房子?還擔心海口的房價會瘋漲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