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數據顯示,每年冬天來海南的候鳥人口超過一百萬。海南的購房主力人群一直以島外客戶為主,據悉,2017年海南島外客戶購房占比高達88%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候鳥人口大多選擇靠海而居,本島人喜歡居住在更有生活氛圍的城市中心區。大多數島民也并不需要購買商品房,他們大多都有宅基地;如果在事業單位任職,則可能獲得購買福利房的資格。即使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中,兩個群體也有著較為明顯的界限,能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,就是買菜、看病和出行等生活場景。
“本地人不會買房”
老黃是重慶人,今年不到六十歲。2016年底,他們一家人在海南文昌高隆灣片區買了一套兩房一廳的小戶型,此后他就在文昌長期居住。“我有風濕,重慶的冬天太冷頂不住,夏天也不回去。清瀾(高隆灣所屬片區)那邊靠海,外地人來買房的多。我那個小區我估計70%以上都是外地人。我們那邊(四川、重慶)的人來得多。”
島外人在文昌置業通常會選擇兩個靠海的片區,分別是清瀾的高隆灣和龍樓銅鼓嶺的月亮灣。這些片區也聚集了國內多家知名開發商:世茂、魯能和雅居樂等。這些片區幾乎沒有本地人居住,文昌的本地人大多居住在醫院、學校配套等更為齊全的文城鎮和開發區。“來我們這買房的沒有本地人。靠海的房子,本地人一般不會買,也買不起。”一名月亮灣的置業顧問告訴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。
多名受訪本地人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。阿輝是文昌人,他說:“本地人其實是不愛住靠海的房子的。你去住了就知道,風一大吹得人不舒服的,而且靠海的那些地方買東西也不方便。”
高隆灣、月亮灣的商品房均價已經突破或接近一萬元。數據顯示,高隆灣片區的商品房均價為12198元/平方米,月亮灣片區則為9210元/平方米;記者實地調查發現,上述片區多數主力房源為40平方米到7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,總價大致在40萬元到100萬元之間,均需一次性付款。
本地人聚集的片區如文城鎮等,則很少有在售一手商品房。如果參考二手房的均價,則與靠海片區有著較大落差。一名文昌本地人老周表示,他妹妹去年在東海椰苑購買了一套房子,“一平方米大概六千多。”安居客數據顯示,東海椰苑均價為6337元/平方米,其他不靠海的房子均價也都在7000元/平方米左右。
萬寧的情況與文昌類似。萬寧全市的房屋均價為17355元/平方米,沿海的多數樓盤如華潤石梅灣、中海神州半島等均價已經突破兩萬元。一名在萬寧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人士指出,整個萬寧的規劃圍繞一帶兩區開展,一帶是沿海海岸帶,兩區即大興隆旅游區和大萬城旅游區。“萬城是本地人的居住區,市政府也在這里。本地人多的地方,外地人肯定也不愛來的,講不了方言就是個問題。”
“為什么要買房”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海南人沒有太多投資房產的偏好,房產對于他們而言就是一個居住的場所,因此海南本地人對于商品房的熱情并不高漲。島上資源豐富,多數島民都有宅基地,蓋一棟小樓足夠住進一家三代。
90后的佳明現在萬寧興隆工作,他家在萬寧的另一個小鎮上。他在興隆租房子住,但在家里的小鎮上有一棟五層的自建房。即使在工作的地方沒有自己的房子,他也沒想過買房。“為什么要買房?那些房子太小了,不舒服。我們家里的房子又大又寬多好啊。說實話,如果讓我買這種房子,也不是說買不起,但就是不想買,早晚還是要回到老家去。我們海南人生活很輕松的,不在乎這些,平常喝喝茶、打打牌挺好。”
阿輝也是如此。早年他在廣東打工攢了一筆錢,2005年以后回到文昌蓋了兩座小樓,做一點小生意。“我們本地人不用買房的,自家都有地,我爸爸還有一棟樓房呢。如果你是老師啊、公務員啊,那還會有一些福利房的。”
多名海南本地人表達了相似的觀點。記者在文昌實地調查的過程中,也看到了諸如環衛·園林局生活小區、財政深田小區等住宅小區。一些大型的企業也有給予內部員工購買福利房的名額。一名在海南從事房地產交易的人士指出,他手上有一些購買企業福利房的名額,這些房子價格普遍會比市面上的商品房低個數千元,“都是給員工的福利。”
“如果說要買房,我們一般就是給孩子買,也不會在文昌買,會去海口買,那兒畢竟是省府。”阿輝說。與其他城市承接了島外的度假需求不盡相同,海口還有一部分需求來自于島內其他市縣的居民。小徐是萬寧人,在海口工作。2017年他在海口購買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宅,價格在1.5萬元/平方米左右,供房貸三十年。他買房的原因是,一家人都在海口生活和工作,需要有個家。
海口的本地人對于“買房”這件事也相對坦然。海口老張是一名出租車司機,在海口郊縣有一棟自住房。他曾經想過為孩子在海口中心區買一套學位房,但是“價格太貴了”。“有想過買房,但月供還起來還是挺吃力的。想了想也不是一定非要上好學校不可,沒那個能力,就這樣吧。”